从扶贫到振兴 宿州市郑楼村变形记有“颜”又有“值” DATE: 2025-01-15 18:50:25
宿州市灵璧县渔沟镇郑楼村,颜集中连片的从扶千亩大棚蔚为壮观,以村产业园为依托,振兴值食用菌、宿州市郑草莓等新型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楼村产业化农业发展业态铺展开来,变形焕发出乡村建设新面貌新气象。颜
产业园鸟瞰图 供图 灵璧县委宣传部
党建引领 村社合一迈开乡村振兴新步子
“在2013年以前,从扶郑楼村是振兴值人穷村也穷,村级集体经济少之又少。宿州市郑”渔沟镇郑楼村党总支书记张超说,楼村“那时候,变形我们村盐碱地占村可耕地面积40%左右,颜虽经过几次大的从扶改碱,庄稼收成还是振兴值很少,村民纷纷外出务工,最多时候有三分之一的人外出打工,耕地撂荒严重。”
为了扭转局面,郑楼村积极发挥村党支部这个“发动机”的作用,探索村社合一,产业带贫的发展新路子,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合作社的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合作社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生产经营服务,合作社理事长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兼任合作社理事等职务,使脱贫攻坚的主动权制胜权牢牢掌握在村党组织手中。
郑楼村共吸纳5名青年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接收2名选调生、1名镇派村级后备干部在村任职,通过党建与产业的融合,引导和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郑楼村很快就组建完成了精诚种植合作社,合作社利用上级扶贫资金,在村中建起了特色果蔬产业园,使村集体经济实现由单一化向综合性、多元化转变,几年间合作社蔬菜、瓜果产业加速崛起。
联结机制 强村带农富民共享新成果
“产业园种什么?怎么种植?效益如何?有没有销路?如何经营管理?……”面对产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郑楼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邀请农业专家,根据县镇两级发展定位及本地居民的传统种植习惯,科学谋划,制定产业园发展规划,确立以大棚蔬菜、瓜果种植、苗种培育、休闲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农业产业园区。
养殖大棚内景 供图 灵璧县委宣传部
为全面提高产业园区的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产业园统一由新成立的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采用“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设施、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培训指导、统一营销发展。2016年3月产业园全面投产运营,当年就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特别是2021年,省乡村振兴局驻村工作队争取资金新建28个现代化恒温蘑菇大棚,固定用工量约60人,每年为村民务工收入4万元左右,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0万元左右。
强农富农,增加农民收入是郑楼村发展产业的基本出发点,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返聘务工等形式,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工资+分红”三项收入,全面带动全村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仅羊肚菌一项产业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实现10人稳定就业,人均每月工资增加2000元左右,产业发展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文明乡风 内外兼修打造秀美宜居区
在产业园的带动下,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逐年增加,2021年村集体经济达80万元,基层服务就有了“底气”, 郑楼村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先后投入近10万元用于维修郑楼小学,投入4万元安装光伏路灯,每年投入10多万元为村内60岁以上的老人购买“银龄安康”保险,为村内患有重大疾病户免费购买“皖惠保”商业保险,保障其基本生活,防范返贫致贫,同时全面实施全村的“三大革命”和村级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美丽新农村的面貌逐渐清晰。
郑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外景 供图 灵璧县委宣传部
郑楼村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深化改革,探索新型乡村的发展,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多年的陈规陋习已经不见踪迹,文明和谐成为村里新风气。
下一步,郑楼村将继续紧紧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结合村里实际,因地制宜,继续深入推进特色种植产业项目,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美丽新农村。(刘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