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tzfutian.com
邮 箱:admin@aa.com
“这是驻华镇工作队∣驻镇年打基础的三年。”谈及驻镇三年工作,安流张志杭把这句话挂在了嘴边。打好作为驻梅州市五华县安流镇帮扶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基础浇筑他也带着队员们把这句话落到了实处——
总长度10.5公里的发展绿道成为了群众休闲活动的新场所;连续举办三年的“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擂台赛激活了乡土人才资源;“小田变大田”的规整带来了连片稻浪……三年间,这些不断夯实的热土“基础”,让乡亲们的驻华镇工作队∣驻镇年获得感越来越强。
2021年7月,安流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打好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派出的工作队进驻安流镇,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帮扶行动。热闹,是张志杭对安流镇的初印象。安流镇常住人口接近18万,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圩镇人气颇旺。
但张志杭很快便注意到热闹背后的短板。针对安流镇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工作队积极发挥帮扶单位优势“打基础”。三年间,省自然资源厅投入资金3263.2万元,推动13项自然资源行业政策项目、8项产业项目、6项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培养“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24名,直接带动稳岗就业人数360多人,通过合作社等促进420多个家庭增收致富。
拓展休闲空间
补齐民生短板
走在安流镇琴江边,一条生态绿道从脚下延伸,串起了处处美景。琴江两岸滨水绿道建设项目在2023年7月全面竣工启用,补上了安流镇公共基础设施的一块短板。“我们刚来就发现这边缺乏一个跑步和骑行的空间。安流镇山环水抱,琴江沿岸视野开阔,自然生态景观优美,但缺乏有效利用。”张志杭介绍。
随着绿道的建成,琴江两岸成了当地群众日常休闲的好去处。“这是一条集自然风光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慢行游线,平时村民有空就会来这里散步或者跑步,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村民的生活。”据工作队队员胡国科介绍,绿道总长度10.5公里,绿化清杂和提升面积1.5万平方米,沿线安装标识牌54个,设置配套服务设施50处。凉亭下的悠闲对话、广场上的欢声笑语、小公园里的鸟语花香,不仅为琴江沿岸带来了新的活力,也让这条历史悠久的河流焕发出勃勃生机。
安流镇琴江两岸滨水绿道
“补齐镇村基础设施短板是驻镇帮扶的一项重要任务,除了绿道,我们还注意到路的问题。”张志杭介绍,2021年工作队进驻调研时,发现安流镇的道路建设还未完善,存在部分道路为单行道、通行不便、路灯缺乏管护、晚上视线不佳等问题。
如今,工作队已完成农村道路建设7.5公里,道路“单改双”等改造7.6公里,还在主要路口增设红绿灯,及时维护圩镇及国道沿线路灯224盏。看似细微的举动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我们村之前没有路灯,前两年终于装上了,现在晚上回家路都是亮的。”完塘村的张大哥说。
琴江与完塘村的显著变化,只是工作队推进镇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一个缩影。自进驻以来,工作队坚持以“小切口大变化”的思路改善民生,共争取财政下达驻镇帮镇扶村资金指标4920万元,用于推动农耕水利设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处理等镇村38个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增进民生福祉。
选拔“产业村长”
壮大本土企业
走进安流镇红山村,一处由不锈钢龙骨搭建的养殖加工车间初见雏形,这是红山村养殖大户张春梅今年最上心的“重点项目”。“我虽然有二十多年的三黄鸡养殖经验,但去年才决定从事三黄鸡加工。”从养殖到加工,从合作社到公司,从第一产业到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张春梅和她的红根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安流镇产业升级的典范,这背后离不开工作队对产业发展新路子的探索。
安流镇以传统农业为主,“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安流镇的写照,土地多为林地,耕地面积较少且基本农田比例较高,靠山吃山,当地农民普遍以养殖为生,并逐渐孕育发展出一批以种植养殖为主的本土企业。如何让本土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是工作队一直关心的事,“这些农户能发展到现在这一步非常不容易,相对于贸然引进其他企业,我更希望能帮助本土企业发展壮大。”
根据安流镇的产业特点,工作队连续三年举办“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擂台赛活动。“擂台赛主要是为种植养殖户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在张志杭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擂台赛共选拔了24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并从中“优中选优”选出11位“产业村长”,充分盘活乡土人才资源,鼓励“产业村长”们将单一化产业向多元化产业转化。
安流镇第三届“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带头人”擂台赛
张春梅连续三年参加擂台赛,并在第三届擂台赛中获得一等奖。凭借二十多年的养殖经验和擂台赛的后续培训,张春梅决定带领公司走上一条转型之路。提到从养殖转型到加工,张春梅打开了话匣子,“之前我只顾着搞养殖,只关心怎么养好鸡和怎么卖出去,现在我们开始考虑怎么规避养殖风险和增加产品附加值了。”2023年,张春梅成立了梅州五华红根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朝着三产融合发展的方向,全力打造全链条智慧生态农业。
随着电商在农产品销售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工作队还积极建立电商直播基地。在省自然资源厅资金支持下,工作队打造安流镇乡村振兴共享直播基地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特色人才培训基地,帮助开展电商直播带货工作,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我们完成了电商平台从无到有的搭建。”张志杭说。
盘活闲置资源
做好土地文章
盛夏时节,来到安流镇完塘村,丝苗米基地的连片水稻长势喜人。“谁能想到之前这里是碎片分布的土地。”完塘村的张大哥感慨道。村内生产空间的拓展,离不开工作队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的积极探索。
2022年,工作队采用“农用地整理+农旅科普基地+绿色水稻示范基地”模式,引进五华县宝昇农业专业合作社,集约流转土地近500亩,实现“小田变大田”,通过平整撂荒耕地,推动复耕近300亩,并打造了约260亩的丝苗米种植基地。
撂荒地摇身一变,成为了鼓起村民腰包的“致富田”。张志杭表示,引进项目落地以来,完塘村直接受益农户156户,农户增收40多万元。同时,经过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宝昇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发展出了农业科普、旅游、土特产加工等多个项目。
宝昇农业丝苗米种植示范基地正在进行收割作业
工作队在完塘村的这一探索,为安流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下,安流镇成功入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目前正围绕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四大任务推进试点工作。
安流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伟宏介绍,现阶段最重要的项目是建设用地腾挪,安流镇将以石门村拆旧复垦为突破口,探索通过拆除废弃旧村居,建设农民新村公寓及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解决“建新不拆旧”“有新房没新村”“产业项目无指标”等问题。
“计划拆旧建新的老宅面积约2200平方米,涉及15户村民。”李伟宏指出,这些老宅常年空置,可以此探索农村“空心房”整治,解决建设用地布局无序化问题。“村民们都非常支持配合,接下来我们将对石门村拆旧区进行梳理,将其他破旧、低矮的闲置房屋划定为拆旧区。”
“石门村拆旧形成的指标,将有1225平方米用于该村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结合周边优美的环境,打造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李伟宏介绍,这是全县首个建设用地腾挪示范项目,安流镇将以此为抓手,探索盘活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的可行路径。
随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启动,一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蓝图在安流镇徐徐展开。驻镇三年期满,工作队打下的基础,浇筑成这个人口大镇加速发展的底气与力量,也凝结着队员们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愿景:未来可期。
驻五华县安流镇帮扶工作队成员名单
张志杭:队长,来自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涂学仕:队员、驻村第一书记,来自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王占宇:队员、驻村第一书记,来自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李 勇:队员,来自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胡国科:队员,来自五华县自然资源局
刘润峰:金融助理,来自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
李荣昌:大学生志愿者
何诗兰:三支一扶人员
链接 >>>
【策划】严亮 洪继宇 王伟正
【统筹】苏晓璇 段凤桂 肖婉琦
【记者】郑文意
【图片】受访者提供
【来源】南方农村报